台灣議題中心

誰是夜市聲量王?各縣市熱度排行出爐,價格話題最讓網友有感

2025-06-26 11:00:00

夜市是地方經濟的命脈,更是城市觀光競爭力的縮影,人氣夜市能吸引人潮、帶動觀光,爭議夜市卻也容易讓地方陷入輿論考驗,在美食綜藝節目《夜市王》播出後,更進一步掀起話題熱潮,讓各地夜市聲量水漲船高。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輿情資料庫,蒐集近半年全台各縣市夜市的網路聲量,發現台北市奪下22縣市的聲量王,進一步分析討論主題則顯示,「價格爭議」成為民眾最關注的夜市議題。

 

 

聲量統計顯示,台北市以53,280則討論聲量居冠。士林夜市、寧夏夜市、饒河夜市等知名據點聲勢浩大,不僅是民眾夜間消遣的熱門選擇,也因交通便利、攤商密集、觀光導向等特性,吸引大量觀光客與網紅前往踩點拍片。除了分享美食與推薦路線,也不乏對價格、環境與服務體驗的正負評價,共同推升台北夜市在網路上的話題熱度。台中市以43,482則聲量居次,代表性的逢甲夜市長期為全台焦點,近期更因「AI教父」黃仁勳計畫造訪掀起話題熱潮。然而,現場人潮過於壅擠,最終他無法順利進入,意外引發對夜市動線設計與人流管理的討論風波,也進一步推升逢甲夜市的網路關注度。

 

高雄市以43,470則聲量排名第三,討論熱度集中在六合夜市、瑞豐夜市與光華夜市,這幾處夜市吸引大量遊客打卡體驗,近半年也因衛生與價格問題頻登新聞,成為熱議焦點。綜觀整體夜市聲量,聲量排名前六的均為六都。非六都縣市中,花蓮縣以15,631則討論聲量位居最高,主要是東大門夜市奪得《夜市王》節目冠軍,激起話題熱度。若不計離島縣市,苗栗縣的夜市聲量最少,僅有1,225則,顯示地方夜市的討論熱度有明顯差異。

 

 

進一步觀察夜市常見的討論議題,輿論大致可歸納為五大面向,分別是:「食品安全」、「價格爭議」、「環境衛生」、「治安管理」與「空間動線」。其中以「價格爭議」的討論度最高,相關聲量高達4,805則,佔整體的29.3%,顯示民眾對夜市攤販的定價最為敏感。例如,彰化精誠夜市某黑輪攤被爆出「兩碗麵加幾樣關東煮」要價515元,引來網友直呼「夜市現在是有錢人去的地方」、「夜市墾丁化」;也有不少聲音批評「物非所值」,如逢甲夜市100元的鹽酥菇被抱怨「都是麵衣」,店家則回嗆「吃不起別來亂」。類似事件頻繁引發「坑人」、「超盤」等負面評論。

 

討論熱度排第二的議題為「空間動線」,相關聲量達4,058則,佔比24.7%。討論熱度主要來自AI教父黃仁勳造訪逢甲夜市,卻因人潮擁擠無法進入,引發網友熱議。網紅Cheap更點名夜市主委未妥善規劃動線,掀起一波輿論風暴,不少網友附和,認為應檢討夜市的人流管理,另一派聲音則認為夜市是全民共享的空間,呼籲造神運動適可而止。「治安管理」方面則累積3,444則聲量,佔比21%。除了中壢夜市出現「戳屁股怪客」引發社會關注外,情侶糾紛、酒後鬧事、偷拍騷擾等情形也時有所聞,構成部分民眾對夜市治安的憂慮。

 

至於「環境衛生」,聲量達3,222則,佔比19.6%,常見的討論包括烹調環境不潔、攤販直接在路邊清洗食材,以及夜市中頻繁出現老鼠、蟑螂等病媒生物。不少網友對衛生條件表達不滿,但也有部分留言表示見怪不怪,反映出某種程度的無奈與習以為常。「食品安全」的聲量最低,僅868則,佔比5.3%,討論聚焦民眾用餐後的不適反應,例如高雄瑞豐夜市某民眾食用百元生蠔後狂吐,引發網友熱議「敢在夜市吃這種東西的都是狠人」。其他包括吃到刀片、蛆蟲等異物,或餐點未煮熟的案例,也成為輿論討論的焦點之一。

 

夜市作為台灣觀光的重要亮點,不僅承載著城市形象,更是各縣市推動夜間經濟的關鍵場域。輿情數據顯示,台北市夜市以壓倒性聲量穩居全台話題中心,持續維持高度熱度;相比之下,非六都縣市則多依賴單一事件或活動才能引發關注。從議題面向來看,「價格」無疑是民眾最在意的痛點,反映夜市物價正逐步脫離平價印象,包括價格爭議到動線混亂、治安衛生等問題,都透露出管理與行銷上的挑戰,地方政府若要讓夜市真正成為吸引人潮、創造收益的行銷資產,未來勢必要在「有效管理」與「積極行銷」兩端同時著力,提升夜市治理品質,方能為城市帶來更多正面聲量與觀光效益。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 Reserved by 影響力傳播有限公司 Powered By EzB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