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顧人怨」內閣?最新網路負面聲量排行出爐

在「大罷免」行動中,國民黨以24:0的壓倒性票數完封成功,引發各界熱議。除了引爆輿論的一萬元風波外,不少網友也點名現任卓內閣施政不力,才是民怨沸騰、社會氛圍轉向的關鍵因素。針對這波輿論風向,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進行統計,盤點自6月1日以來近兩個月內各部會閣員的網路聲量與負面聲量,揭密誰才是執政豬隊友。
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統計近2個月內閣成員的正面聲量與負面聲量,進一步計算各內閣成員的負評指數,則可以發現前5名分別為法務部長鄭銘謙(4.84)、教育部政次葉丙成(3.83)、內政部長劉世芳(3.08)、衛福部長邱泰源(3.02)以及經濟部長郭智輝(2.99)。
進一步分析,負評指數前3名的內閣成員負面聲量趨勢,其中最高為法務部長鄭銘謙,主要負面聲量來源為民眾黨主席質詢法務部長鄭銘謙的相關議題引發網友熱議,聲量最高除了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的「示範帶」爭議引發民眾黨支持者不滿攻擊外。
6/18「調查官偷拍少女裙底只記一大過,並未調離現職」引發網友討論,7/3因為彭振聲妻子墜樓引發小草肉搜檢察官更激起一波白營支持者的憤慨情緒,進而引爆負面聲量,7/17再度因為罷團公布密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再度質疑,法務部看顏色辦案。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則因為6/3鏡周刊報導爆「得標廠商都關係戶」涉嫌圖利,引爆網友的負面聲量討論,名嘴黃智賢更直指葉丙成是直接踩在貪汙的邊緣上,違反利益迴避「一邊作高官,一邊賣教育課程。」。
7/24、7/28台大舍監性平案公布女學生個資,更是讓Threads網友發文痛批「這就是執政黨對待人命與尊嚴的態度?」、「這麼大的老鼠屎 趕快讓他走人好嗎?」,更引發綠營支持者質疑,民進黨過去主打的性別平等、社會正義,是否在某些時候早已被拿來當作對抗敵對陣營的工具,而不是一種始終如一的價值實踐。當葉丙成的負面爭議不斷再度被提及,政院處理態度消極,執政團隊失去的可能是為了信念支持民進黨的淺綠支持者的信任與支持。
負面聲量排行第三的則是內政部長劉世芳,最具爭議的話題則是「中正路改名」推動雖立場為轉型正義的推動,但針對中正路改名將花多少錢,無法確定,引發在野陣營及部分地方政府首長質疑其必要性,各界也有不同聲浪。國民黨則批評「民進黨寧砸錢改路名,不願補助教育社福」都讓負面聲量高漲。
6/18「租金補貼要地方分攤」內政部表示財劃法修正通過,地方統籌分配款大幅增加,明年起300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依縣市財力由中央及地方共同負,則引來藍營地方縣市首長的強力批評,財劃法討論爭議戰火持續延燒。
當政策溝通失靈、價值實踐失衡,即使曾經擁有高度認同與支持,也可能在一波又一波爭議中逐漸流失民心。卓內閣施政團隊面對的不只是反對陣營的質疑,更是來自內部、來自核心價值信仰者的失望與警醒。政務官的個人言論與爭議,若不能妥善解決,及時回應民意,那麼這群一度深信「理念可以改變台灣」的民進黨支持者們,會在一次次失望之中,選擇轉身與沉默。
「最顧人怨」內閣?最新網路負面聲量排行出爐

地方補助款爭議風向怎吹?數據揭中央聲量大過地方

護理師待遇風向怎吹?最新數據:衛福部聲量跌至谷底,恐錯失溝通時機

台幣升值風向怎吹?數據揭輿情最大擔憂

補助台電風向怎吹?最新數據:批評聲量高 綠電成箭靶

川普關稅核彈來襲風向怎吹?最新數據:藍白猛攻引爆綠營負評潮

TPOC最新內政、外交民調:民眾普遍對內政缺乏信心,過半認為近半年國際關係改善

大罷免藍委誰危險?數據揭這三人當心了
